Having dreams is what makes life tolerable

突然发现好久都没有写电影观后感了,上一篇还是在2013年的时候,趁现在有点空闲时间,就写一写最近我给同事推荐的这部著名励志片《追梦赤子心》(又名《鲁迪传奇》,英文名《Rudy》)吧。同事也是学体育出身,看完告诉我还是触动蛮大的。本篇文章的标题就出自于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我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那时候是刚来深圳,我自诩是一个泪点比较高的人,但是在看到这部电影的最后几分钟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泪如雨下了,好像这部电影也不小心触动我心底的东西一样。后来想想发现,芸芸众生大部分都还是和鲁迪一样,天资平平,背景平平,除了自我努力,没有什么可以改变,毕竟天才和幸运,大部分这辈子都占不到一样。不过有时候也觉得,能坚持不懈的努力,也何尝不是一种天分,8年的坚持,从钢铁厂到进入想要的大学,从一个工人到一个可以上橄榄球场的大学生,这种转变是需要付出太多的代价才能成功。我们身边其实也不缺乏这样的例子,就好比前些日子的一则新闻,《从深圳流水线女工到纽约谷歌的开发工程师,10年完成逆袭》,跟电影中的故事如出一辙。

其实每次说到梦想这玩意儿的时候,就会觉得特别空洞,感觉一直都没有什么具象化的东西可以直接了当的看到。小时候大人问我们你将来想做什么,我们就会就这自己知道的一些职业和词汇说出来科学家、飞行员、宇航员之类的,然后慢慢长大发现这些梦想离自己真的太遥远,再长大一些之后发现,其实好像也没什么具象的梦想,上一个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赚一份大钱,按部就班的来就可以了。后来发现其实每走一步路,就是一个小小的梦想,每次完成一个小小的梦想就是一个提升。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是那种定下一个目标以后必须达到的线性奋斗的人,折线或者曲线可能才是更多人的路径。但有时候也需要一个那样抽象的梦想来支撑自己,不然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真的有点难撑下去,梦想让生活变得可以忍受,排除人生中为别人的那部分,心底的那点梦想,就留给自己把。

最有价值的并不是梦想本身,而是为梦想努力的一个过程,电影里面的鲁迪,在上完圣母大学之后肯定是也不用回去钢铁厂上班了,会有一个更好的人生。现实中电影的原型鲁迪·休廷杰后面也成了一个励志演说家。他本人也以一个路人的身份客串了这部电影,在电影的最后坐在看台上看着扮演自己的男主角在山呼海啸的“鲁迪”声音中被众人托起。所以对于鲁迪本人来说,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到自己喜欢的大学球队了上场了最后的27秒,而是今后人生的所有的事情,都会因为这27秒所改变。 梦想的确让生活变得可以忍受,你现在还在忍受着什么,你还记得你的梦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