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江 西来水泱泱 江上一轮明月 照多少沉浮过往 沧浪之江 东往水莽莽 谁赏江上明月 谁听江声浩荡 ——《在木星》朴树

偶在知乎上看到『有哪些已经或正在消失的景点?』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就想起我的家乡有一座已经沉睡在水底半个世纪的古城,于是搜集资料回答了这个问题,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朴树《在木星》最后几句歌词–谁赏江上明月,谁听江声浩荡。于是乎它也就成了我这篇文章的标题。

知乎回答链接:点击这里,不嫌烦的话可以帮忙给我的家乡点个赞哟~

均州古城

提起湖北省丹江口市的景点,留在人们印象中的还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源头的丹江口水库,和著名的道家圣地武当山。但其实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坐落着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群——均州古城,1967年,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距坝址三十公里的均州古城全部淹没。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丹江口孩子,看到这个“有哪些已经或正在消失的景点”这个问题,应该把这座已经整个消失在水底的古城给大家道来一下。

(注:参考链接于文末)

均州古城的历史

杨立柱笔下的均州古城全景

清朝康熙年间绘制的古城全景

均州古城,是古均州、均县的治所,始建于战国。北有汉(江),南有(丹)江,地处江汉之间、襄阳府西北。《史记·正义》记载:“均州城在随州西南五十里,盖均陵也。”《续均州志卷之四》记载:“州城,东北襟带汉水,南屏武当,西枕黄峰、关门诸山。城小而固,亦襄阳上游屏障也。”史载,均州城墙全部采用每块重15公斤的青砖垫砌而成,西南北三面各凿一丈五宽护城河,城门均设有木制防洪水闸门,以及60吨重的石头门槛,10米至20米高城墙环城4000米,城墙之上各设炮台五座,北门设有瓮城,是为防止劫案而专门修筑的刑场,兵匪概不能犯。四门有楼:东曰“宗海”;南曰“望岳”;西曰“启秀”;北日“拱辰”。城楼雕梁画栋,飞檐碧瓦,异常坚固,有“铁打的均州”之称。当年,唐太宗长孙皇后次子李泰受封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唐中宗李显第一次被废后,就被武则天下令软禁于均州。

铁打的均州,纸糊的郧阳,这是对民间俗语对均州城的记忆。是说均州城坚固如铜铸铁打一般,郧阳城是不可相比的。均州一砖卧顶,城垛齿连,曾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为了抗御水患和地震,均州城的民宅一般都是两层木楼,又用青砖墙把房屋围起来,因此均州建房是先把木结构屋架制安竣工后才砌墙。故均州自古就有“墙倒屋不塌”之说。为了抗御火灾,每户房屋山墙高出屋面数尺,亦称封火山,墀头盖上与屋面相同的小青瓦,墀头正面画上各种吉祥画面,装饰得古色古香,形成古均州一大建筑冈格。由于已经过了半个世纪,几乎都找不到当年的照片。

古均州城南大街图

古均州沧浪亭

均州美景

古均州美景很多,相传有均州八景:方山晴雪、槐荫古渡、沧浪绿水、黄峰晚翠、雁落莲池、东楼望月、龙山烟雨、天柱晓晴。

龙山烟雨

龙山烟雨

据说,以往龙山塔常锁云雾之中,每当细雨蒙蒙、烟波飘渺之时,“烟云联树色,高峰耸龙头”。远山在烟雾中如逶迤游龙,高塔如海市蜃楼般时隐时现,宛如仙境。每当天气将要发生变化时,龙山上便升腾起袅袅烟雾,形成奇特的景观——“龙山烟雨”。

天柱晓晴

天柱晓晴

“站在南城门上,就可以遥望天柱峰,特别是雨后初晴时,一柱擎天、直插云霄的天柱峰在初升的曙光照耀下,金殿光灿夺目,峰峦云雾氤氲,宛如仙境。”

沧浪绿水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沧浪绿水[/caption]

据了解,沧浪之地位于古均州城外汉江边(现习家店镇境内),在一处风景绝佳之地建有一沧浪亭,沧浪亭那一片悬崖上的冬青树,因一年四季倒映在水中,得名”沧浪绿水”。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丹江口蓄水建坝,“沧浪绿水”景点被没入水中。

东楼望月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60”] 东楼望月[/caption]

城外的汉江沿岸有四段高约六丈的护城大堤,总长二公里。城廓东南角的城墙上,有一座三层高约六丈的亭台式魁星楼,为古均州八大景之一——东楼望月之地。

方山晴雪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3”] 方山晴雪[/caption]

该景点在均州城东北,现选择在东面高山上建一四方亭,向西眺望湖水与堤岸,也是进入景区后最先正对看见的一座亭子,亭子名为“晴雪亭”,每当雪后天晴,从亭中环顾四周,茫茫白雪、山脉巍峨,净乐世界,顿时心胸开阔,豪气满怀。该山亦名为方山,亭子亦可称雪霁亭。

莲池落雁

该景点位于静乐湖南岸,利用现有岸边鱼塘,种植荷花,沿荷花池东、南、西三面建筑楼、亭、阁三组建筑、用回廊相连接,形成三面环抱状,北面为开阔湖面与静乐宫遥相对望。东西高台上建听雁声楼,中间为赏荷亭,西面建观音阁,原均州观音阁为临水吊脚楼建筑形式,现仍保留原有形式。同时与莲池相联系,使观音座、净水瓶更充实了内涵。

槐关古渡

该景点选择在湖的北岸中部突出部分,也是能眺望整个湖面的极佳视角,由于湖面与岸边高差较多,该处用石砌驳岸,沿岸建回廊,回廊沿岸形成外突部分,便于在廊中四面远眺,后面主要建茶楼二层,可临风赏景。岸边有步级下至码头,码头处为一平台,设锚椿及跳板,便于渡船停靠,设乌篷船数条,便于游览湖面。该景点亦称“槐荫古渡”。

黄峰晚翠

原均州古城西南有黄峰晚翠景点,现选择湖西南高山之顶建一组古建筑,山顶平坦处建三皇庙,恢复原均州古庙会,并用迥廊、转墙组织。正西面山头建“晚翠亭”,该亭面向西,可以远眺落日余辉,在夕阳西下,阳光照射下,一片金黄色,而暗处的绿色树木更幽深也更加翠绿了。

静乐宫

道教圣地武当山有九宫,但是,如果您以为武当九宫全在武当山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被称为九宫之首的“静乐宫”就位于约70公里外的均州古城内。据说均州是道教徒信奉的真武大帝传说中的降生地,从水路去武当山朝圣的人们,都要在此地下船,换车乘马上山。所以,古代的均州曾是帆樯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解放之后,均州也要比丹江口繁华得多,每到集日,周边各地的人们都会聚集到均州县城的城隍庙,热闹非凡。当然,均州的标志还是号称武当第一宫的静乐宫,其规模要远远超过玉虚宫和紫霄宫。

“一座静乐宫,半座均州城”,静乐宫是在明代永乐皇帝的南修武当、北建故宫的国策下创建的,其面积占到均州城的一半之多。宋代开始,封建王朝自上而下皆崇拜玄武神,为避宋太祖父赵玄阴讳,改玄武为真武,并称其为道教始祖老子的“变化之身”。至明代,真武神受到历代皇帝的奉祀,尤其是明初的“靖难之役”后,永乐皇帝朱棣取得皇位,自称他得天下是“真武神”的庇佑之功。因此,崇奉真武神较前朝更甚,并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进行营造。永乐皇帝根据《三宝大有全书》关于“真武修炼成真”的记载:“相传真武的父亲原是静乐国国王,静乐国就在均州。”于是,为纪念真武大帝的父亲,就在均州城内修宫供奉。永乐十六年敕建殿宇廊庑等197间,赐额“静乐宫”,永乐十七年圣旨敕建紫云亭,因玄武降生此地时有紫云弥罗,故名,钦选道士50人,提点三名,阶正六品,皇帝赐铜印一颗。静乐宫专门管领营建武当山的建材供应和接待,也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宫。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764”] 重建后的静乐宫[/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862”] 赑屃驮御碑亭[/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00”] 赑屃驮御碑(旧)[/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71”] 赑屃驮御碑(新)[/caption]

丹江口水库

均州地处汉水交通咽喉,上达陕西白河,下通汉口,南来北往香客朝奉武当,多乘船由此转道。均州着名的沧浪亭,现也已随着古均州城沉睡在涛涛汉水之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武当县西北四十里,汉水有洲曰沧浪洲……沧浪者,水色也。《襄阳志》也这样记载说:汉水重浊,与大河相似,自均州以下,水为之一清,故曰沧浪之水。可见,均州沧浪为神州诸多“沧浪”之正宗地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然而今天,为一江清水北上,均州人不仅牺牲了一座城,他们还要牺牲“濯我缨”之便利    1967年,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距坝址三十公里的均州,悲壮地沉陷于万顷碧波之下。除了一些年长的老人,已经几乎没有人记得它的样子了。古城淹没之后,又在原址之外的15华里处的关门岩重建了新的城镇嚣川,并于1993年更名为“均县镇”。现在静乐宫的一部分已经在丹江口市重建了,其中大门的牌坊为原牌坊,还有两座赑屃驮御碑亭,皆为原址搬迁而来。目前丹江口市正在修建重现均州古城,不知道重建之后的古城是否还能重现当年的风貌。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800”] 过年回家拍摄的静乐宫前门牌坊[/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800”] 重建后的古城效果图[/caption]

参考文章:

沉睡于汉水之下半个世纪的均州古城
水下古城——均州
均州和上津:两座丹江口古城的前世今生
均州古城:一座留在心底的城池
消失水底的古城均州与净乐宫
你绝对想不到,原来古均州八景是这样的美
丹江口库区水下考古再现均州古城原貌!
湖北丹江口武当山静乐宫
十米巨画再现均州美景
水下古城均州:因兴建丹江口水库被淹 如今在地面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