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腌面三及第🥣
条评论第一次听到「三及第」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这个名字起的真好,寓意也很棒,一下子就和「状元及第」这个事儿联系起来了,下次如果有考试什么的,考前来喝上一碗哈哈 。这个好像也是地域性非常强的食物,甚至只在广东省内的一部分才有这个食物,深圳这个地方得益于是个移民城市,所以虽然小众但是也能吃到,也有客家同事吃过这里的说是味道也能有个七七八八。
客家
广东有三大民系,潮汕、客家、广府,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语系方言:潮汕话、客家话、粤语。这个食物就是属于客家地区的,大致是在广东、江西、福建的三省交界的地方,据说客家地区的早餐、夜宵一般都有这个,一碗三及第汤,再加上一碗腌面作为标准配置。
腌面
一般和三及第汤配在一起的叫「腌面」,最著名的是梅州腌面,这个「腌」字儿呢,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个「腌菜」的腌那个意思,而是在客家话里「腌」的意思是把烫熟的食物加上调料汁,然后用筷子翻拌均匀这一做法,所以可以理解为广东常见的叫法「捞面」,或者更通俗一点叫「拌面」也行。现在外面的除了配腌面,也可以配米饭,或者腌细米粉、腌河粉之类的其他主食。
腌面通常使用的是扁一点的生面条,跟武汉的热干面有个类似的地方就是也是使用的碱水面,做法非常简单,就是把面条煮熟以后,趁热加上猪油、炸的成金黄色的,香香脆脆的蒜末、以及一些葱花,加上少许鱼露或其他生抽之类的调料,还有肉末之类的,用筷子拌匀即可上桌,香味非常浓郁,一定得趁热吃,醇厚香浓的味道才能发挥到最大。
三及第汤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官网介绍,三及第的由来:
在科举取仕时代,状元、榜眼、探花为 殿试头三名,合称三及第。林召棠(清朝状元)用猪肝、瘦肉、猪肚子三种猪内脏比作三及第,三及第汤由此而得名。
汤底基本上就是使用猪骨高汤,加点酒糟、咸菜一起煮沸,煮沸之后加入枸杞叶,再加上上面说的「三及第」,等到猪杂刚刚熟好,就可以盛出开吃,枸杞叶做汤也是在广东才知道的,枸杞叶竟然能做汤。汤的味道我还记得第一次吃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鲜」,一碗汤里也没什么异味、仿佛是把这个猪杂里面的鲜味全部都提取到这里来了,猪杂也是非常嫩爽可口,一点也不柴,当前前提是猪杂得新鲜。
不知道传统的客家的及第汤里有没有「五及第」「六及第」这个说法,还是说这些个超过「三」的如同椰子鸡一样是「深圳发明」,由于没去过客家地区,也暂时无从考证,不过这些也都是在原有的三种内脏上加了其他猪杂来扩充汤的复合味道,也未尝不可。
本文标题:客家腌面三及第🥣
文章作者:qianyugang
发布时间:2025-05-09
最后更新:2025-05-09
原始链接:https://102no.com/2025/05/09/ke-jia-yan-mian-san-ji-di/
版权声明:本网站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不仅限于文章、图片,包含文章评论),著作权均归其发表者所有,均采用 CC BY-NC-SA 4.0 CN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作者以及原文链接,商业授权请联系作者。
分享